精品项目

国足选帅正式启动!官网将发布全球招聘公告,久尔杰维奇代理出征东亚杯

2025-07-05

一、选帅背景:世预赛失利后的战略调整

2026 美加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 18 强赛尘埃落定后,中国足协于 6 月 27 日晚正式宣布克罗地亚籍主帅伊万科维奇下课。这位 71 岁的老帅因未能率队晋级附加赛,其执教合同根据约定自动终止。伊万在任期间暴露出战术僵化、临场应变不足等问题,例如坚持使用菱形 442 阵型导致防守漏洞频现,客场 0-7 惨败日本的历史性耻辱更成为舆论爆发点。

与此同时,中国足协迅速启动 “双轨制” 应对策略:一方面任命塞尔维亚籍教练久尔杰维奇担任代理主帅,率队征战 7 月 7 日开幕的东亚杯;另一方面同步开启全球选帅程序,目标直指 2030 年世界杯周期。这一安排既延续了 “过渡教练带队短期赛事” 的传统模式,又为长期建设预留了战略空间。

二、选帅流程:从 “救火” 到 “重建” 的系统工程

根据《东方体育日报》披露的信息,中国足协将严格遵循惯例,通过官网发布全球选帅公告。这一流程将包含以下关键节点:

  1. 资格筛选阶段:候选人需满足亚足联职业级教练资格、年龄不超过 60 岁等硬性条件,同时需提交详细的执教理念、战术规划及青少年培养方案。
  2. 面试评估阶段:通过初筛的候选人将接受国家队建设顾问小组的现场或线上答辩,重点考察其对亚洲足球环境的理解、与中方团队的沟通能力,以及针对国足短板(如后腰位置薄弱、球员比赛强度不足)的解决方案。
  3. 合同谈判阶段:足协为新帅设定的薪资预算约为 100 万 - 120 万欧元 / 年,需涵盖教练团队整体开支,这一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相当于欧洲中游球队主帅水平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选帅特别强调 “中生代教练优先” 原则。《东方体育日报》分析指出,伊万科维奇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战术理念与现代足球脱节,因此足协倾向于选择 45-55 岁、具备欧洲主流联赛执教经验的教练,尤其是德国或西班牙体系培养的战术革新派。

三、潜在候选人:从 “亚洲通” 到 “战术先锋”

目前,多位教练已进入足协视野:

  • 菲利克斯・桑切斯(西班牙):2019 年率卡塔尔队夺得亚洲杯冠军,擅长控球体系与年轻球员培养,其战术理念与 U22 国足主帅安东尼奥一脉相承,有利于国字号队伍风格统一。
  • 保罗・本托(葡萄牙):曾执教韩国队闯入世界杯 16 强,熟悉亚洲足球环境,战术以高强度逼抢和快速转换为特点,符合国足现阶段 “防反优先” 的定位。
  • 马塞洛・里皮(意大利):虽已 76 岁高龄,但作为唯一带领国足晋级世界杯的外教,其战术智慧和更衣室掌控力仍具吸引力,不过高薪诉求可能与足协预算冲突。
  • 德扬・久尔杰维奇(塞尔维亚):代理主帅若在东亚杯表现出色,可能成为 “转正” 黑马。他执教 U20 国足期间率队晋级亚洲杯八强,对 05 后球员特点了如指掌。

值得警惕的是,部分候选人存在 “履历陷阱”。例如卡纳瓦罗虽在中国联赛取得成功,但近年执教萨格勒布迪纳摩战绩惨淡,其战术体系在欧洲已被验证缺乏可持续性。

国足选帅正式启动!官网将发布全球招聘公告,久尔杰维奇代理出征东亚杯wanbotiyu

四、深层挑战:从 “选帅” 到 “体制改革”

本次选帅被视为中国足球改革的风向标。《足球报》指出,国足问题的根源在于 “系统性积弊”,包括青训断层、联赛与国家队脱节、管理层决策摇摆等。因此,新帅上任后需推动三大变革:

  1. 战术革新:摒弃 “以我为主” 的盲目自信,转而采用符合球员能力的防反体系,同时通过高强度训练提升比赛节奏。
  2. 青训联动:建立 U 系列梯队与国家队的人才输送通道,确保 2007 级国青球员在 2030 年前完成接班。
  3. 管理协同:足协需在人事权、俱乐部协调等方面给予教练充分授权,避免重蹈 “外行干预内行” 的覆辙。

前国脚徐云龙直言:“教练的问题只是表象,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足球生态。” 这一观点在球迷中引发广泛共鸣,社交媒体上 “与其换帅不如换体制” 的呼声此起彼伏。

五、东亚杯观察:代理主帅的 “转正” 窗口

久尔杰维奇能否从 “救火队员” 变为 “正式主帅”,将取决于其在东亚杯的表现。尽管国足在该项赛事历史战绩不佳(近三届仅 1 胜),但本次参赛名单将以年轻球员为主,包括 U20 亚洲杯八强成员王钰栋、刘诚宇等新星。若能在对阵日韩时展现战术纪律性和拼搏精神,久尔杰维奇有望为自己赢得竞聘筹码。

不过,历史经验显示,国足代理主帅转正的成功率极低。自 2002 年米卢之后,傅博、李铁等临时主帅均未能最终留任。更关键的是,足协需在 9 月国际比赛日前确定新帅,以确保 2030 周期备战的连续性。

结语

中国足协官网的选帅公告,既是对失败的告别,也是对未来的期许。在经历了 “卡马乔式豪赌” 和 “伊万式保守” 后,中国足球亟需一位兼具战术智慧、沟通能力和耐心的 “建筑师”。正如国际足球专家骆明所言:“我们需要的不是救世主,而是能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化挖掘球员潜力的工程师。” 这场全球选帅的 “马拉松”,或许正是中国足球破局的起点。